国美馆「未至之城—2021亚洲艺术双年展」!携手亚洲38组艺术家、417件展品带大家遇见未来

以亚洲作为主要观察区域,亚洲艺术双年展探讨亚洲社会各层面的流动关系,从艺术的角度直观剖析过去、现状与未来性。面对疫情席卷全球,「未至之城-2021亚洲艺术双年展」透过科幻视角登入亚洲当代各种议题甲板,以囊括现地制作、多媒体装置、平面绘画、录像、摄影、电影放映座谈及文献手稿等作品形式,前往最靠近未来的未知城邦。

何采柔Joyce HO,〈DOTS〉(2021亚洲艺术双年展现场照片) 图片提供:国立台湾美术馆

沿着如入境般的引导路径,眼前的亚洲艺术双年展,从艺术家何采柔回应Covid-19新日常的《DOTS》里,以贴上标签圆点的纪录仪式性开展。不同於2019年聚焦於人与陌生人、与非人的相遇,以及不同意识形态间的碰撞与交会;这次由台湾独立策展人高森信男(Takamori Nobuo)、侯昱宽、菲律宾策展人泰莎.玛莉亚.奎松(Tessa Maria Guazon)、印度策展人安努舒卡.拉坚德兰(Anushka Rajendran)及泰国策展人唐娜维.恰卜瑞蒂(Thanavi Chotpradit)组成多国跨域的策展团队,以历年之最的28件全新创作数量,联合15个国家、共38组艺术家陈述关於「亚洲未来主义」及「亚洲科幻文化」的主轴。

(左) 马克 .萨瓦图斯Mark Salvatus,〈人类条件〉, 2017年至今,四频道投影、Google街景影像截图,尺寸依场地而定。抢救计画提供 / (右) 蔡艾芳Genevieve CHUA,〈秒在一百年上聚积〉 (2021亚洲艺术双年展现场照片) 图片提供:国立台湾美术馆

现在还是未来?还是属於过去的未来进行式?

撷取建筑家王大闳所撰写的英文科幻小说《Phantasmagoria》,「Phantasmapolis未至之城」分别由「Phantasma」(幻影、魅影)及「Polis」(城邦)组构而成,试图在艺术轴线内思辨、重构亚洲独特的发展脉络。像是台湾艺术家李勇志特别为本届亚洲艺术双年展创作的《过期霓虹》系列,就从历史档案文件影像复刻新的灯管纹理,藉以诠释1980年代亚洲普遍流行的霓虹灯招牌,让人盘旋在过去与现在交织的虚实之间。而以Google街景影像残影截图,作为探讨因科技介入而扭曲失真的痕迹,菲律宾艺术家马克.萨瓦图斯(Mark Salvatus)的《人类条件》则是以一种数位证据,见证自然与科技的交互形式。同样以科技媒材讽刺当代生活处境,韩国创作团队Bang&Lee的《无名之地》揭示了一场混合现实经验的地景与记忆片段的多频道录像装置,用剧场情境透露生活的荒谬性。

Bang&Lee,〈无名之地〉(2021亚洲艺术双年展现场照片) 图片提供:国立台湾美术馆

另外,展场内也充斥对当权社会的尖锐抨击,以机车排放废气灌满塑胶袋的「软雕塑」《蛇尾》,是越南当代艺术家阮陈乌达(UuDam Tran Nguyen)直截讽刺当地的空气环境污染问题所做的三频道录像创作。而作为反应柬埔寨社会及历史中萦绕不去的阻隔、距离和空间,由柬埔寨当代影像创作者林.索科谦李纳(Lim Sokchanlina)捕捉《包裹未来II》摄影系列墙面,则以拼贴铁皮呈现各种不对称的隔阂。

(左) 阮陈乌达UuDam Tran Nguyen,〈当代圣乔治〉(2021亚洲艺术双年展现场照片) 图片提供:国立台湾美术馆 / (右) 林.索科谦李纳Lim Sokchanlina,〈包裹未来II-橡胶园,磅湛省〉2018,摄影冲印,104×156公分,艺术家及日动画廊提供

跨时空的延伸计画

而除了本届双年展重新探讨亚洲都会、技术、冲突、性别和未来想向等亮点作品之外,这次由三位不同实践领域国际策展人联手的展览计画,也辐射出主轴之外的「文献及研究计画」、「录像计画」及「论坛及出版计画」,藉以回应亚洲未来主义的多样可能。

(左) 究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office aaa,〈没有超越或统一〉(2021亚洲艺术双年展现场照片) 图片提供:国立台湾美术馆 / (右) 文献与研究计画「在时间与性之外:亚洲科幻酷儿档案切片」(2021亚洲艺术双年展现场照片),研究员:汪怡君 I Chun (Nicole) WANG。图片提供:国立台湾美术馆

如同包覆在office aaa究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《没有超越或统一》作品内的部分录像及文献计画,就在空间量体所创造的过去与未来沟通介面中,发展出一种经验形式,展现跨越当代艺术作品、典藏作品、文献研究及建筑创作等各种领域的表现形式;更让观者深入探究这次亚洲艺术双年展417组件展品、28件新作描绘未来力度的作品。

广告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